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概念已从最初满足简单的居住功能发展到注重对住宅的人性化需求。安全、舒适、快捷、健康、方便的智能小区,已成为住宅小区发展的趋势,其中,安全性作为智能小区的首要目标。智能小区安全性的实现,已经从主要依靠人力的安全防范系统,逐步发展为依靠智能化的安全防范系统。
一、社区智能安防系统简述
1.智慧社区的概念界定
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它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小区建设一套先进、可靠、必要的系统,对人、车、房、设备进行智慧管理和信息采集,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智慧化生活环境,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是安防发展生命周期中的衍生物。
2.社区智能安防的总体架构
建立智能化的监控系统、可视对讲、停车场系统、报警系统、智能家居系统,并使用一个模块化设计、能深入联动的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统一资源、一体监管、智能分析,组成一个充满活力的、高效的系统环境,实现信息共享,打造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社区环境。这就是社区智能安防所应形成的总体架构。
二、社区智能安防系统的设计思路
1.社区安全感营造与人健康的关联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面临突发性危机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应激反应,甚至出现身体症状;反应过度,缺乏安全感的同时会损害自身免疫系统,导致身心疾病。
(1)缺乏安全感对人心脑血管的影响
情绪波动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或许大于常人想象。研究表明,缺乏安全感的人易患疼痛疾病,如关节炎和头痛。精神焦虑怕受伤害的人除患疼痛疾病风险不小外,心血管系统也容易出问题,如罹患中风、心脏病或高血压。
缺乏安全感的回避型人,易发关节炎、头痛问题的同时还容易出现中风、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而安全型的人则没有出现与之相关的健康问题。
(2)缺乏安全感会破坏心理健康,引发悲伤、紧张或焦虑情绪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当人情绪不佳时,往往身体不适,免疫力减弱,引发高血压、胃溃疡、便秘、腹泻、感冒等疾病。
居住环境的不安全性也会引起情绪波动,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身体出问题。
(3)缺乏安全感的人容易遗传不安心理人们的心理情绪状态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生活经历有关。如果环境不安定,父母冷漠,不关心孩子,孩子可能会因过于自立而发展成刻意回避型。
由于不安全感一般都在幼时形成,儿时不好的经历对长大后的精神和身体健康都会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2.中国人传统的围墙文化与属地意识
高筑墙是我们的文化传统,没事早提防,有事更加强,只有把自己圈起来才能安心。中国的围墙如此发达,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国文化可称之为围墙文化。中国人为什么对“围墙”如此的依恋?考其缘由,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安全。在院落外面建起高高的围墙,任何外人(贼人)想翻越进去都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安全。
第二:私密。居家过日子总有不想外人知道的事情,所谓“家丑不可外扬”,正是体现了这点。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围墙具有划分地界、隔离内外、防扰保安的功能,围墙带给中国人的是骨子里的安全感,围墙能满足中国人封闭隐居、自保守安的心理习惯和要求。
3.疫情期间智能预警下的新型安全防护
年1月开始的新冠肺炎的突然到来,为防止疫情传播,各个社区加大对人员流动的管控,监控人员健康状态成了控制疫情的有效手段。
智慧社区安全防护平台运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手段,结合社区基础设施等物联网感知设备,操作简单,使用便捷,易于社区基层人员操作。对疫情期间的防控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三、社区智能安防系统构成及应用
1.人脸预警系统
系统主要由前端人脸识别摄像机及后端人脸中心服务器等设备组成,系统使用1比N人脸识别方案,可在行人非配合状态下的快速身份识别,远距离确认人员身份,系统具有黑名单报警功能,可与公安系统联网,当黑名单人员进入识别区域时,系统联动报警,执法人员可快速应对处理;
人脸识别摄像机可安装于社区出入口等需要管控的区域,提高社区安保水平。
疫情阶段,可通过对进行居家观察的家庭此前14天内的访客和社区内出行轨迹等有效信息进行智能分析,作为重要数据依据留存。
一旦该户居民在居家观察期间出现发热或疫情相关病症,平台会第一时间推送信息到责任街道干部,并在街道干部核实管理后,通过信息推送相关密切接触人员进行告知。
2.“天使之眼”视频监控系统
住宅小区人员、车辆进出频繁,通过在住宅小区出入口、室外路口、周界、地下室等区域通道部署视频监控设备,做到“人过留影、车过留痕”,同时对社区内重点部位及场地实施全天候、全方位24小时监控,以实现小区的安全管理。
疫情阶段,也可以通过手机APP联动“天使之眼”视频监控系统,查看社区室外场地人群集中分布情况,选择人群较少的区域和时段进行错峰式户外健身及活动。
3.周界防越报警系统
小区周界是保安力度较薄弱且外来人员入侵小区最直接的区域,在围墙上设置主动红外对射,全天候工作,检测到外来人员入侵,马上报警。报警点探测器产生报警信号,输出到报警主机,执行报警系统内部的联动,报警主机将该报警信息通过网络传送给报警服务器,报警服务器分发给指定操作位,由其处理报警。
4.电子巡更系统
电子巡更系统是为了达到对巡更人员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其巡更到位而设计开发的一套管理系统。
在小区内各个要害地点和部位设置专门的巡逻站(设信息钮),巡更人员持巡检器按已约定的巡更路线在规定的时间对信息钮签到,完成任务后将巡检器通过专用通讯电缆接入管理中心的计算机,计算机的巡更系统管理软件从巡检器读入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后给出巡更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间、次数、路线进行巡逻。
5.智能门禁系统
通过设置门禁控制设备,只有经过授权的智能卡用户才能出入通道门禁。
系统主要用于小区出入口,业主回家可通过刷脸识别,云对讲开门,方便业主进出;系统使用1比1精准高效人脸识别方案,活体检测功能,杜绝照片开门,光线不足时门口机自动补光,保证人脸识别全天候正常使用;
访客可通过门口人脸识别机呼叫业主单元房号,业主可远程与访客通话对讲为其开门;
疫情期间,为避免人与门禁把手、出门按钮等直接接触,用户通过手机APP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