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美食,胡吃海塞;亲友相聚,把酒言欢;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快节奏生活的压力下,胃是人体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器官之一。
数据显示,中国有肠胃病患者1.2亿,消化道溃疡发病率10%,慢性胃炎发病率30%,是当之无愧的“胃病大国”。
而在全球六大高发癌症中,消化道相关肿瘤就占了5个,包括胃癌、肝癌、食管癌、肠癌和胰腺癌。遗憾的是,有将近一半的国人胃难受时忍着,肠道便血很久了也不看医生。
对号入座,自查脾胃健康
通过仔细观察肤色、五官、生活状态,也能看出脾胃问题,不妨对照自查。
1、脸色是否发黄
王鸿谟说,一个人的脸色暗淡发黄,可能是脾虚,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有腹泻或便溏症状。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脸色就会逐渐变成“萎黄”,即脸颊发黄、消瘦枯萎,这是因为脾的气和津液都不足,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营养造成的。
2、鼻头是否暗淡
用手摸摸鼻头会发现有一个小坑,以小坑为中心,周围就是反映脾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区域。
如果鼻头发红是脾胃有热证,表现为特别能吃,但吃完容易饿、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腻等。
3、口唇是否无血色、干燥
李志刚说,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嘴唇干燥、脱皮、无血色,就说明脾胃不好。
4、睡觉时是否流口水
一个人的脾气充足,涎液才能正常传输,帮助我们吞咽和消化,也会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不会溢出。
一旦脾气虚弱,“涎”就不听话了,睡觉时会流口水。如果经常不自觉流口水,可从健脾入手,进行调理。
5、是否便秘
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各个脏器的津液,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6、睡眠是否不好
古语讲“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7、精神状态是否不佳
张湖德说,脾胃运化失常,容易导致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相反,脾胃健运,能让大脑得到滋养,就会神清气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这些习惯伤胃很深
暴饮暴食
饮食过量会扰乱胃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节律,致使胰腺这个“消化酶工厂”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消化液,导致胃胀不适,甚至是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严重者可导致胰腺癌。
建议:
三餐固定时间吃,以免“饥不择食”。
细嚼慢咽,慢慢体会饱的感觉,七八分饱后放下筷子。
心情低落时,建议让注意力分散10分钟,或者小口喝水或茶等饮品,避免“情感性进食”。
吃饭太快
如果进食过快、食物没有煮烂、进食黏稠食物,极易引起胃溃疡、胃炎等胃肠道疾病,甚至还会导致胃里“长石头”。
日本冈山大学一项研究发现,与细嚼慢咽相比,狼吞虎咽会导致发胖风险增加至少3倍。
建议:
正餐吃饭时间至少20分钟,每口饭尽量嚼烂嚼软再咽。
不必纠结每口饭该嚼多少次,有意识地放慢速度即可。
脾胃功能差的老年人更要放慢进餐速度,增加咀嚼次数。
纤维摄入不足
膳食纤维摄入严重不足,导致大量“三高”及肠道疾病患者出现。
充足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和吸水膨胀,防止便秘,缩短有害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有研究表明,膳食纤维摄入量与肠癌发生率呈负相关。
并非只有口感粗糙的食物中存在膳食纤维。大麦、胡萝卜、柑橘、燕麦等也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也能减缓食物的消化速度,平衡餐后血糖,降低胆固醇水平。
如有腹胀、腹痛等消化道不适,可用蒸煮方式处理粗粮和蔬果使其软烂。
压力和焦虑情绪
胃肠道可谓最大的“情绪器官”,胃肠道功能受神经、内分泌系统协同支配、调节,其拥有的神经细胞数量仅次于中枢神经,对心理刺激十分敏感。
压力过大时,人的消化功能会出现“情绪化”反应,处于焦虑、愤怒、忧伤、紧张等不良情绪下,会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隐痛、反酸、烧心、便秘等症状。
建议: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看待生活、工作中的挫折。
陷入严重焦虑、抑郁情绪时,不妨求助心理医生。
若胃肠不适等症状较重,可在消化科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
缺乏锻炼
运动可以兴奋下丘脑外侧的饮食中枢反射性刺激和提高消化能力,增加食欲。
运动过程中,人的腹式呼吸会加强,一方面可改善腹腔脏器的血液循环,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由此调节整个消化道。
长期缺乏锻炼会导致食欲减退、胃动力不足,易诱发胃、结直肠炎症和肿瘤。
建议:
保持胃肠道健康,要让自己多动动,可以选择气功、太极拳、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每周锻炼3~4次。
滥用药物
一些药物中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等,会直接或间接地损伤胃黏膜,引起炎症和溃疡。
滥用抗生素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使其失去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导致肠道菌群紊乱。
建议:
生病时不要自行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换药、增减药量,应及时咨询相关医生,遵医嘱服用药物。
多人共餐
中国人吃饭多是共餐制,好几双筷子在一道菜里夹来夹去,容易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
临床认为,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乃至胃癌,都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建议:
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聚会用餐时建议实行分餐制,提倡使用公筷,从菜盘中拨出自己需要的分量。
若感觉胃部不适,医院做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查,以防发展成严重的胃病。
会“挑食”的人有个好胃
挑食对普通人来说意味着营养缺失,但是对胃不好的人来说,避开某些“禁忌”主动挑食,才能更好地保护娇弱的胃。
主食
少吃胀气的豆类
容易胃胀气的人,要少吃或不吃黄豆、黑豆、绿豆等食材,因为它们比较难消化,而且容易产气。
其他杂豆比如芸豆、红小豆、鹰嘴豆等都可以吃,但胃不好的人,烹调之前最好把豆类充分浸泡8小时以上。
胃动力不足的人,最好把食材直接打成糊糊喝,消化吸收效果会更有保障。此外,糙米、小米、大黄米等全谷食材都很养胃。
如果熬粥,还可以放入莲子、山药干等,再加点枣肉和桂圆肉,既有营养价值,对胃又非常友好。
蔬菜
少吃苦味的
胃不好的人,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暖胃的蔬菜品种:
南瓜,其中含有丰富的果胶成分,能够保护胃部不受刺激;
胡萝卜,能够增强脾胃抵抗力;
甘蓝,不仅能抵抗胃部溃疡、保护并修复胃黏膜组织,还可以保持胃部细胞活跃,降低病变几率。
但苦味蔬菜,如苦瓜、莴苣、苦菊等,大多性寒,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
需要提醒的是,蔬菜富含未经软化的纤维,有些还含一定量的抗营养物质,如草酸,它们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胃不好的人最好别生吃蔬菜。
水果
少吃酸性的
一些酸性水果,如柠檬、杨梅、山楂、葡萄、李子等,容易引起慢性胃炎的人泛酸,对胃溃疡患者也会造成一定的刺激,因此尽量少吃或不吃。
此外,脾胃虚弱的人最好不吃性寒的梨、柚子等。苹果、梨、桃、香蕉、菠萝等水果,可以做熟再吃,比如蒸、煮汤等。
肉类
避开太肥的
胃的脾性是喜燥恶寒,因此胃不好的人可以多吃些温阳暖胃的肉类,如牛、羊肉。
吃鱼可以选择温热性的鲫鱼,因为它性平味甘,有和中补虚、温胃进食的功效,最适宜搭配豆腐、蘑菇直接炖汤食用。
另外,脂肪含量高的肥肉会刺激消化道收缩,可能减慢胃排空、加重便秘,也可能加速肠胃蠕动,导致腹泻加重。
油炸过的肉类也一样,不利于肠道健康。因此,最好选择蒸、煮、烩、焖等烹调方法,不宜用油煎、炸等方法。
调料
控制辣椒量
姜中含有姜辣素,能刺激消化道的神经末梢,引起胃肠蠕动,增加唾液、胃液和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健脾胃、增食欲,很适合胃寒的人食用。
八角又叫大茴香,其主要成分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脾胃不好的人吃了油腻的荤菜容易胀气,加点八角能起到缓解作用。
但辣椒应该少用,吃多了会破坏神经末梢灵敏性,久而久之使胃肠黏膜受损,也容易让肠胃产生灼烧感,导致胃食管反流等问题。
饮品
不喝寒凉的
可以泡桂花茶喝,把干桂花加点红糖,泡进红茶中。
桂花温中散寒、暖胃止痛;
红糖健脾暖胃、活血化瘀;
红茶则有暖脾胃、助消化的功能。
因此,脾胃虚寒及脾胃功能较弱的人喝了可以温胃,但脾胃湿热的人就不适合。
胃不好的人最好少喝性寒凉的饮品,如苦丁茶,否则会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
胃不好的人吃什么养胃
1、烤馒头
烤馒头可以养胃,不妨试试作为主食。面包片、馒头片等主食都是碳水化合物,这样吃下去,往往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泛酸;但是如果把面包片、馒头片烤一烤再吃,就能起到“养胃”的作用。这是因为,烤焦的面包片和馒头片上会形成一层糊化层,这层物质可以中和胃酸、抑制胃酸分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这是一种古老的食疗方法,主要适合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对大部分胃肠不好的人也都适用。
要注意的是,首先烤的火候要注意,烤至橘红或金黄色即可,不要烤糊了,否则吃下去弊大于利;其次,胃肠不好的人,烤面包片、烤馒头片都不宜吃得过多,每次1-2片即可;再次,烤面包片、烤馒头片未必要趁热吃,稍晾一下也可以。
2、红薯
烤红薯在北方是到处可见的一种小吃。因为,红薯口味香甜也具有保健的功效,所以也很受人们的喜爱,而且,红薯还可以养胃去积。红薯本身养胃,其富含的膳食纤维能消食化积,增加食欲。但红薯能促进胃酸分泌,所以平时胃酸过多,常感觉反酸、烧心的人不宜吃。平时吃点红薯粥、蒸红薯都是不错的选择。
吃红薯时最好别边吃边喝水,或者将少量红薯加大米熬粥食用,这样就能减轻肠胃不适。相比较成人,孩子更容易出现此类问题,婴幼儿只建议吃红薯粥;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在某一餐主食中,用红薯替代部分主食,但不要超过主食总量的1/3。
3、面条
主食中最养胃的是面条。面条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且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克面条煮熟后会变成克左右,因此能产生较强的饱腹感。此外,面条能够刺激人的思维活动,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需要一种碳水化合物占50%的食品,面条就是人的大脑所需要的食品。硬质小麦含有B族维生素,它们对脑细胞有刺激作用。
面条的吃法多种多样,有过水凉面,也有温度极高的油泼面。太热的面对食道会有损伤,太凉则不利于消化吸收。因此在大部分时候,吃碗温乎乎的面最合适。在吃面条的时候,为了保持营养的平衡,可以增加一个水煮蛋并搭配各种蔬菜,达到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的平衡。
4、粥类
要说到养胃,粥绝对是最好的选择,它非常容易消化。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注重喝粥对身体保健的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记载50多种粥,他认为:“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意即每天早起,空腹胃虚,可以喝一大碗热粥,使肠胃得到滋养,不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
尤其八宝粥最适合需要养胃的人群食用。这是由于在八宝粥中国含有大量的花生、杏仁、白糖等,并且热量也非常的高,经常食用对胃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且新鲜的花生中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能够有效的保护肠胃。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大自然大健康」,搜索「Great-Nature」即可北京白癜风治疗哪个医院好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