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女士今年35岁,医院做胃镜检查,但检查发现胃体的病灶其实是胃癌。
经主治医生询问,原来黄女士半年前被初步诊断为胃溃疡,并提示有患胃癌风险,但她觉得老胃病了,就没当回事,又因工作耽搁了复查,只是口服制酸剂治疗。就这样过去半年,近期胃痛加剧,吃药不能缓解,黄女士才再次检查,但已经有点晚了。
像黄女士的这样病例并不少见,有不少人认为小小的胃病吃点药注意下饮食就好了,没有关系。殊不知,胃病的恶化常常是悄无声息的。
网上流传的胃癌的早期症状,其实并不完全正确。
早期胃癌的症状就是:没有症状。
注意:这4种胃病会悄悄变成胃癌1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遭到反复侵害造成固有腺体萎缩,黏膜变薄,或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病理特点的病症。
WHO将萎缩性胃炎定义为胃癌前状态,发展到胃癌仅三步: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胃癌。
2
胃腺瘤、胃息肉
胃息肉是胃黏膜上隆起病变的总称,其类型多样,有腺瘤、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其中,直径2cm,多发且基底较宽者癌变率高。
该疾病的症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
发现腺瘤后要做病理活检来确定,如果是炎性息肉,按照炎症治疗;如果是胃腺瘤,就需要通过胃镜切除,防止癌变。
但切除后并不能彻底杜绝再长,在有胃病的基础上,是有可能再长的,所以要定期复查。
3
胃溃疡
在各种溃疡疾病中,胃溃疡是和癌症离得最近的疾病。其典型症状是饭后1~3小时内,胃部会出现烧灼样的疼痛或者钝痛,然后逐渐减轻。若病情严重,患者还会出现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
溃疡直径在2厘米以上的患者,成癌可能性更大。反复发作的胃溃疡被许多专家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如果患者是中年以上男性,则更要警惕。
一旦发现大溃疡应立即治疗,并且至少治疗六周以上。溃疡治愈后,还要定期复查,复查间隔时间为半年或一年。
4
残胃炎因某种疾病切除部分胃体,剩下部分则称为残胃。
残胃的抗酸能力比完整的胃差,且胃肠道的解剖结构也不同了,胆汁和小肠液可能反流,进入残胃,造成胃黏膜伤害。久而久之,容易发生残胃炎,甚至癌变。
研究显示,残胃癌一般发生在胃切除手术后10-2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提醒残胃患者,每隔1年要做一次胃镜检查。
现如今有很多人都患有胃病,一定要重视起来,防患于未然,积极治疗胃肠疾病,防止胃溃疡等胃病复发,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胃肠病更是高发,胃靠三分治七分养,平常一定要注意饮食起居。如果药物不能缓解症状,医院就医。
特邀专家坐诊
每日仅限5号
疫情期间,为方便就诊
请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