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举办的“上海市健康大讲堂暨第36届解放健康讲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教授以《胃镜与未来》为题生动地为大家解读了不少关于胃的“保健密码”。
在大会上,李兆申院士强调:全球万名胃癌患者中,中国占46%,是全球胃癌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早期胃癌的五年存活率可以达到93.4%,晚期胃癌则几乎活不到五年。因此胃癌一定要早诊早治,而胃镜作为胃癌晒查的“金标准”,一定要重视起来,胃健康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事实上胃炎到胃癌只有四步,如果发现胃部不适,一定要尽早治疗,不要走上胃癌不可逆的”单行道“。
胃部不适的症状都有那些,它们又可能与哪些疾病相关呢?
饭后胃不舒服,是怎么回事?
01
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泛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中老年人要考虑到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02
进食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这往往提示患者可能有食管炎、食管憩室或食管早期癌。
03
饭后出现泛酸、烧心、嗳气、胸骨后痛,要考虑胃食管反流病。
04
饭后上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症状持续多年,常在秋季发作,疼痛可能有节律性,如受凉、生气,或吃了刺激性食物后诱发,可能是胃溃疡。
05
常常于饭后2小时胃痛,或半夜痛醒,进食后可以缓解,常有泛酸现象。可能有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
06
饭后腹部胀痛,常有恶心、呕吐,偶尔会呕血,过去有胃病史近来加重,或过去无胃病史近期才发现,且伴有贫血、消瘦、不思饮食、在脐上或心口处摸到硬块,则考虑为胃癌。
07
吃东西不当或受了凉后发生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畏寒、发热,可能是急性肠胃炎、急性痢疾。
08
饭后立即腹泻,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吃东西不当就发作,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为水样,便秘时黏液较多,有时腹胀有便意而上厕所又无大便,数年并未见消瘦,则患慢性过敏性肠炎的可能性大。
09
稍吃辛辣油腻、生冷食物、饮酒,或一进餐即会腹泻,有的在腹泻时或腹泻前伴有腹痛、肠鸣,腹泻后腹痛感会减轻,则可能是肠道功能紊乱。
10
吃了油腻食物后有右上腹胀痛并放射到右侧肩部的,可能是患了胆囊炎或胆石症,尤其是喜食油腻食物、肥胖、不吃早餐的人更要注意。
胃肠不适怎么办
李兆申院士告诉大家,已经出现不适症状,就不要以为“养一养”就好了,一直回避正规治疗,把本来吃吃药就能好的病,活生生拖到了要手术的地步。
不仅医院检查治疗,无症状人群同样不可掉以轻心。
在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上,医院的研究报告显示:在认为自己的胃“还比较健康”的人群中,发现典型阳性病变的比例竟高达27%,而消化道癌的检出率竟高达1.3‰!
样本人数
阳性
萎缩性
溃疡
息肉
粘膜隆起
癌症
6
26.58%
6.08%
7.62%
9.77%
2.99%
0.13%
即使无胃部不适,定期的胃镜检查也十分重要,尤其是以下六类高危人群:
?40岁以上,无论男女
?长期酗酒及抽烟的人
?精神受刺激和爱生闷气的人
?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的人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长期饮食不规律,喜食腌制、熏制食品,?高盐饮食的人。
李兆申院士介绍,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最准确的方式,但有不少病人觉得做胃镜的过程太痛苦了,便“宁死不屈”,逃避检查。
为了动员病人接受胃镜检查,医生与医疗单位都在不断努力。
现在除了需要“插管子”的电子胃镜镜,还有最新研制的胶囊胃镜机器人,受检者只需吞服一颗小胶囊,即可轻松完成舒适安全准确的胃部检查,非常适合体检以及对高危人群的胃癌筛查。
李兆申院士认为,胃癌防治并不困难,需要从日常生活做起。首先是低盐饮食,其次是多吃蔬菜水果,还有一点是不要长期吃剩菜剩饭,尤其是变质的食物。通过改善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检查,最终达到不生胃癌的目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