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抽烟,不喝酒,没遗传,为什么得癌症的偏

  乳腺癌:喂了一年母乳,为什么我还会得乳腺癌?

  “第一,我没有遗传,我体质很好;第二,我刚生完孩子喂了一年的母乳;第三,乳腺癌患者都是45岁以上人群,而我只有31岁,为啥是我得了癌症?”

乳腺癌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乳腺癌的确有一些高危因素:有家族史、未婚/未育、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接触过较高剂量的放射线或雌激素的长期刺激等。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但是,准确来说,高危因素是促发因素而不是根本原因,降低这些因素影响,可能会使发病年龄推迟一些,发病程度相对轻一点,但绝不是避免危险因素就一定不得乳腺癌。

  建议:预防乳腺癌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建议40岁以下女性进行乳腺超声检查,40岁以上则需要钼靶X检查,必要时还需要做乳腺核磁共振。

  胃癌:我年轻、身体好,为什么会得胃癌?

  23岁的小丽,平时身体倍儿棒,突然吃什么都吐,肚子越来越胀,持续好几周,体重急速下降。医院检查发现肚子存在大量血性腹水,本应松软的胃壁变得格外坚硬,犹如皮革一般。最终,小丽被确诊为胃部低分化腺癌晚期。

  胃癌发病人群总体来说是中老年人,但并不是年轻人就不会得,门诊中接触的最年轻的胃癌患者只有13岁。

  近年来青年人胃癌发病率升高,发病年龄年轻化,和一些年轻人爱在街边小摊吃快餐、麻辣烫,营养不均衡有关系。

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肿瘤的生长,影响胃功能时才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但均缺乏特异性。

也会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而很多人直到出现医院,这时查出胃癌就已经到晚期。黑便、呕血、黄疸症状,这往往就是处于胃癌晚期的症状。

  所以,对于胃癌的早期症状一定要警觉:不明原因贫血、消瘦或有胃部症状,不论年龄,都要及时就诊,接受胃镜检查。

  建议:胃癌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史、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病史人群,要更加积极筛查,40岁以后定期做胃镜,一般1~2年做一次较好。还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拒绝霉变、辛辣的食物。

  肺癌:我不抽烟,爱健身,为什么会得肺癌?

  30岁的VickyVeness是一位私人健身教练,前不久她在Facebook(脸书)上发布了一张自己被诊断患有第4期肺癌的照片,引起了网络上一片震惊。她爱跑步,饮食十分健康,就是这样一位看似“健康”的年轻人却患上肺癌。目前认为吸烟是肺癌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烟草中有超过种化学物质,其中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如:苯并芘)和亚硝胺均有很强的致癌活性。

  大家要明确一点,不吸烟并不代表一定不会得肺癌。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二位。

  事实上,肺癌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抽烟虽然是造成肺癌的“头号杀手”,但是一些次要的原因也不容忽视。比如这些致癌因素: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的环境之中;熬夜、加班导致身体过劳,抵抗力变差,免疫力变弱,也会加大患上肺癌的几率。

  建议:40岁以上有主动或被动吸烟史或者生活在雾霾严重地区的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扫描检查。年轻人如果有预防意识,医院征求医生建议,主动做一些肺部检查。

  肝癌:我不喝酒,为什么得肝癌?

  黄女士今年24岁,平时不抽烟也不喝酒,却被查出患有肝癌,而且已到晚期。开始时呕吐、没食欲以为是胃病。在出现右腹疼痛几天后,到医院被医生确诊为肝癌晚期。小黄的妈妈想不通,“女儿这么年轻怎么会得癌症呢?”

  在这个案例中,黄女士得癌并不是意外,原因是小黄的妈妈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由于婴儿出生时没做病毒阻断,所以婴儿一出生就携带乙肝病毒。通过二十多年长期的乙肝感染,小黄的肝脏已经经历了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的“肝癌三部曲”。

  肝癌并不是遗传病,早期肝癌常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类似肝硬化体征。中晚期肝癌通常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腹水等体征。此外,合并肝硬化者常有肝掌、蜘蛛痣、男性乳腺增大、下肢水肿等。发生肝外转移时可出现各转移部位相应的体征。但由于母亲将乙肝传播给小黄,就明显增加了患肝癌的风险。乙肝病毒不断破坏正常的肝细胞,日积月累的就可能出现一些特别区域基因的突变,从而导致肝癌的发生。

  长期酗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硬化,明显增加患肝癌的风险。但不喝酒也不一定就能完全不患肝癌,因为还有很多导致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如食用过期的茶叶或米、平时工作压力过大、经常吸烟等等。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及确切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受环境和因此双重因素影响。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酒精、肝硬化、性激素、亚硝胺类物质、微量元素等都与肝癌发病相关。继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可通过不同途径,如随血液、淋巴液转移或直接侵润肝脏而形成疾病。

  建议:肝癌预防最理想的还是早诊早治。筛查项目有B超、肿瘤标记物等,如果患有由于乙肝、丙肝、脂肪肝等因素造成的肝硬化,尤其要注意这两项的筛查。

  恶性肿瘤:几岁的孩子,为什么也会得肿瘤?

  春晚福娃邓鸣贺因在春节晚会表演《剪花花》而被大家熟知。年2月,邓鸣贺医院接受化疗,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属于初期。年4月28日晚,邓鸣贺因白血病复发,抢救无效逝世,年仅8岁。

  不少人为小癌症患者惋惜,不是都说癌症是老年病吗,为什么小孩也会得癌症?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因其所在的器官、部位以及发展程度不同而不同,但恶性肿瘤肿瘤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即便有症状也常无特异性,等患者出现特异性症状时,肿瘤常已经属于晚期。

  近几年儿童肿瘤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儿童肿瘤和内、外环境有关。早期恶性肿瘤多无明显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病质、大量出汗(夜间盗汗)、贫血、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此外,约10%~20%的肿瘤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时会产生与转移、消耗无关的全身和系统症状。

  内部环境:首先就是基因遗传因素,很多病例都可以在患儿的家族中找到相关遗传信息;第二,母亲是否有良好的孕期环境也有很大关系。怀孕期间接触到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时,比如电磁、离子辐射等,很可能通过母体作用于胎儿而导致肿瘤。第三,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孕期“感冒”不能乱用药,尤其是口服抗生素或是激素类药物都可能使胎儿发育异常。

  外部环境:第一,过度装修。发病率第一的白血病,不少病患都有过住刚装修新房的经历,而过度装修用到的不少材料中都含有苯、甲醛等化学毒物,可能诱发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第二,二手烟环境。还有一些孩子因为父母的关系,长期被二手烟危害,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很可能破坏孩子的免疫系统,较成年人更易导致癌症的发生。第三,饮食上,常吃高脂、高糖的食物,吃洋快餐、膨化食品、碳酸饮料等都会使体内热量过剩,脂肪堆积,进而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建议:怎样早期发现?三次B超体检计划。第一次是在“准妈妈”时期,一定要进行一次胎儿B超检查;第二次是孩子出生后1年内检查一次B超;第三次是孩子3岁左右做一次B超。

  孩子如果出现长期低热、消瘦、无力、面色苍白、食欲下降、便血,局部痛疼或是在腹部能摸到包块等,应尽早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郑华国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正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nmcl.net/wzlc/24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