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李艳梅说脾胃"↑免费订阅
“平日里偶尔的胃酸、胃胀根本没放在心上,没想到体检查出了萎缩性胃炎,网上查了查,度娘还说这病以后会发展成胃癌,真的假的?”
你的胃,还好吗?俗话说,十人九胃,现如今,慢性胃炎早已是很多人的“老毛病”。
如何才能明确自己是否得了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包括浅表性及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以及一些功能性胃肠病等;
常表现为上腹胀满、疼痛、泛酸、嗳气,可伴有大便溏稀、腹泻等表现。
慢性病史明确者,如既往有胃镜、肠镜、腹部B超等检查的患者可以较快确诊。
年龄在40岁以上,既往无明确病史者,出现上述症状持续不易缓解,应请医生确诊,不宜自行认定为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知多少
一是气温的影响,胃喜暖恶冷,时下秋冬冷空气的刺激可使胃病发病率上升;
二是饮食因素,饮食不规律或喜食刺激性食物,如烈酒、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会加重脾胃负担;
三是生活习惯,当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情绪不佳时,会使胃酸分泌增多,会有反酸水、烧心、恶心等不适。
萎缩性胃炎等慢性胃炎会发展成胃癌吗?
许多人一听医生说“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息肉”等就傻傻分不清楚,甚至会非常紧张,担心自己离癌症不远了。
老胃病久治不愈,胃粘膜正常分泌功能遭改变,确实会给黄曲霉素、苯胼荜等致癌物质提供了恶变的“土壤”。
不过,胃癌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是几年十几年的长期演变、渐进的过程。
有资料显示,50岁以上人群有50%的人会得慢性萎缩性胃炎,但是仅有6%-9%的极少部分人会得胃癌。
消化系统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器官之一,而胃肠又是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是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营养物质是靠胃肠道来吸收的,体内90%以上的毒素由肠道排出的。
如果不注意养胃,就容易导致胃病的发作,在胃镜下常常可以见到浅表性胃炎、糜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息肉以及疣状增生等。
慢性胃炎怎么调养
正所谓“胃好,胃口才好”,得了胃病,预防胜于治疗。
一般来说,胃病患者除了要避免吃过于坚硬和刺激性强的食物,饮食要按时定量外;
还要多吃含较丰富的蛋白质的、低脂肪的食品,以及山楂、橘子、苹果等,以刺激胃酸分泌,提高胃酸浓度。
在饮食方式上,有下列几点尤为注意:
1.细嚼慢咽,减少粗糙食物对胃粘膜的刺激;
2.饮食规律,忌暴饮暴食及食无定时;
3.饮食卫生,杜绝外界微生物对胃粘膜的侵害;
4.进食精细、易消化;
5.营养丰富,搭配得当;
6.清淡少食。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