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到底不能吃什么你想知道的真相在这里

新生活按+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许多“空腹的禁忌”,“空腹不能吃水果”、“空腹不能喝牛奶”……种种言论吓得很多人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事实上,有关“空腹禁食”的一连串名单中,真假掺杂还需我们科学分辨。

小新来告诉你空腹到底不能吃什么。

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教授孙树侠

1

空腹不能吃山楂、橘子等酸味食物?

这种说法称山楂、橘子这类吃起来很酸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或者鞣酸,空腹食用会使胃内酸度猛增,刺激胃黏膜,造成腹胀、泛酸等不适,甚至加重胃肠比较脆弱者的胃炎和胃溃疡症状。

真相

事实上,患有胃病(如胃炎、胃溃疡)的人,因胃酸分泌过多,空腹时确实不太适合吃山楂、橘子等过酸的水果。

但对一般人来说,空腹适量食用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

2

空腹不能喝牛奶、豆奶?

有说法称,空腹喝牛奶时,牛奶中富含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会随排泄物排走,影响营养摄入。

真相

孙树侠解释道,健康人空腹喝并不存在蛋白质浪费的问题。

不过乳糖不耐的人最好不要空腹喝牛奶。因为他们无法把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及半乳糖,空腹时饮用更容易导致肠内堆积大量短链脂肪酸和气体,从而出现腹泻、腹胀或腹绞痛等症状。

3

空腹不能吃柿子?

这种说法认为柿子含有大量的单宁、胶质等成分,空腹食用容易形成结石,引起胃部不适。

真相

孙树侠表示,空腹时胃酸浓度较高,如果过量食用柿子,确实存在结石风险增加的可能性。因此,吃时要注意适量,并尽量不吃皮,因为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皮中。

4

空腹不能吃蜂蜜?

有说法称空腹喝蜂蜜水容易使体内酸性增加,时间长了更会因胃酸过多而得胃溃疡。

真相

基本上没有什么食物可以使得人体内的酸性增加,更何况蜂蜜其实主要成分是糖,所以空腹喝蜂蜜基本没问题。

5

空腹不能吃香蕉?

这种说法称香蕉中有较多的镁元素,镁是影响心脏功能的敏感元素,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

空腹吃香蕉会使人体中的镁骤然升高,而破坏人体血液中的钙镁平衡,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身体健康。

真相

镁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但香蕉中含有的镁含量不算高。

每g香蕉中的镁相当于人体一天需求量的8%左右,所以空腹吃少量香蕉,对身体不会有过多影响。

6

空腹不能吃含糖高的食物?

该说法的依据是,常吃含糖高的食物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甚至因此导致眼病。

真相

事实上,对胰岛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吃进去的糖基本都能被分解处理掉,所以一般不存在问题。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存在问题,建议谨慎食用,且空腹时最好不要只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精白米面,以免影响血糖控制。

7

空腹不能吃蛋白高的鱼、肉?

真相

这种说法多数情况下成立。

空腹时大量食用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鱼、肉,一方面会造成蛋白质的浪费,另一方面会产生大量含氮废物,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

建议大家在吃上述食物前,先吃点馒头、米饭等淀粉类食物垫一下。

8

空腹不能喝浓茶、咖啡、酒?

这种说法认为咖啡和浓茶里含有咖啡碱,经常空腹喝会严重损害胃黏膜,酒中所含的酒精也会刺激胃肠道,造成胃部不适。

真相

孙树侠表示,多数情况确实如此,但前提是大量饮用。

空腹喝大量浓茶、咖啡会摄入过多咖啡因,可能导致心跳加速,产生胸闷、心悸等不适;空腹喝酒容易出现低血糖,造成头晕、出冷汗等不适。

此外,空腹确实不能吃大蒜和冷食,二者都会刺激胃肠发生挛缩,久之可能诱发肠胃疾病。

胃部骤冷还可能会刺激心脏。因此吃冷饮最好在两餐中间,空腹时、饱餐后和大汗淋漓时,都不宜立刻食用。

特别提醒

任何食物空腹吃太多都不好,只要适量食用,身体没有出现不适,就不会对健康造成伤害。

每个人的体质各不相同,建议大家细心留意一下自己身体对不同食物的反应,这比单纯去网上搜寻“空腹不能吃什么”更科学可靠。■

延伸阅读

人一辈子大约能吃9吨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少吃点!真的比较好!来源:健康时报

“人一生大约能吃9吨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这是网上流传的一句话!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生物学博士“Ent-evo”表示,人一生能吃的食物数量,按照各人情况不同,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

但欧洲食品安全局曾给出一个基准数值,即一个标准成年人一天会吃掉总重克的食物和饮料。另外,国外也有统计数据表明,一个成年人大约一个月能吃掉相当于自己体重的食物。

这两个数据互相佐证,假设人的寿命为70岁,那么吃掉的食物应该在50吨左右。

真的谁先吃完谁先走?

这个说法有点吓人了,但其表达的“少吃延寿”确实有一定道理。

中国传统谚语称“吃饭七分饱,健康活到老”、“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现代又有人提倡“轻断食”,都是一个道理:少吃点!

英国伦敦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少吃40%可以让你延寿20年,少吃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以及神经元退变等老年化疾病也相当有效。

吃饭七分饱大家都知道,“轻断食”又是什么?是指每周有5天正常饮食,有2天减少进食量,每天只吃正常量的四分之一。

少吃点都有哪些具体的好处?1.减轻胃肠负担

当人吃得太多,会给消化系统带来负担,而不能被很好消化的食物会长时间地滞留肠道中,很容易产生一些毒素甚至是致癌的物质。少吃点,可减轻胃肠负担。

2.辅助降压

高血压患者不仅要坚持服用降压药,在饮食营养方面多加注意,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降压作用。保持轻微饥饿,少量多餐,保持体重在正常水平,往往让血压的控制变得更容易。

同时,多种降压药都可能带来对糖代谢、脂代谢的不良影响,饿一饿肚子是有益的。

3.适当控制糖尿病

少吃点可以适当控制糖尿病的症状,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糖均被消耗,体内糖含量下降,且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饮食本就是一种有效降糖的方法。

但若过度禁食,脂肪分解所产生的酮体使体内pH值发生改变,较易引起酮症酸中毒。

4.减少肿瘤的发生

现代人吃得多,常常吃到“十分”饱,甚至“十二分”饱,很多人还吃夜宵;肉类吃得多,尤其是经过红烧、腌制、熏制等加工的肉类。因此,食品里的添加剂、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摄入得多。

同时,动得少,肠道的蠕动也少,食物中的各种化学物质在体内停留的时间长,容易诱发肿瘤。少吃点,多动点,能帮助减少肿瘤的发生。

5.延缓衰老

吃进去的食物在体内经消化代谢、氧化产生能量,但机体氧化反应中还会产生有害化合物“自由基”,它能导致细胞损伤、动脉血管硬化,从而引发疾病、衰老,甚至死亡。

人体摄入的能量越多,产生的自由基就越多,人体老化的程度就越快;相反,少吃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延缓衰老。

6.保持大脑灵活

吃太多,大脑中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纤维芽细胞”的因子,它会使脂肪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大,促使脑动脉硬化、脑皮质血养供应不足、脑缓慢萎缩以及脑功能退化,最终会导致痴呆。少吃点,帮你保持大脑灵活。

7.防止发胖

长期饱食,体内过多热量无法消化,以糖原的形式堆积在肝内,如果不能及时消化掉则会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发胖是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的前兆。所以,吃多了并非是占便宜。

8.延长寿命

研究发现,适度限制饮食能保护机体免于组织损伤和改善新陈代谢。它还被证实能够延长从酵母到灵长类动物多种模式动物的寿命。研究人员认为,限制饮食可引发轻微的氧化应激反应,由此激活了保护性的抗氧化反应。

最后提醒:

少吃点好处很多,尤其是对于营养过剩的人,但要适度减少,过犹不及哦!■

责任编辑:小新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生命时报、健康时报,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往期精选

1.央视《对话》: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中药,要从第一车间抓起

2.饿死事小,吃虫事大:它打败小龙虾,就凭这一条

3.央视拍摄美洲大蠊专题片,医学证明其能抗癌、促进毛发生长

4.令狐恩强:每年约17万人死于胃癌!如何打造你的胃部防护线?

5.你关心的,都在这里你问我答

6月、7月热门问题大解答!

赞赏

长按







































南昌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怎么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nmcl.net/wzwq/8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