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看不该看?
人的身体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而且这种能力很强,显然比电脑和汽车厉害。
有些疾病并不需要治疗,有些疾病是有「自限性」的——也就是时间到了自己就好了。
不过,能够发生在人身上的疾病,也是伴随人类进化了同样长的时间,也不是等闲之辈。
如果自己身体不适,是扛着,医院就诊?这是个问题。
1、如果器官的功能受损,需要立即就诊眼睛的功能是用来看东西的,突然看不见了,应该马上看医生。同理,突然听不见了,四肢运动突然出现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人类有许多器官是双份的,比如眼睛、耳朵……有些人一只眼睛的视力突然下降,另一只却完好,有可能忽略了坏眼的问题。
2、不能忍受疼痛疼痛是身体发出的火警,不要去挑战疼痛。如果遇到不能忍受的疼痛,应该尽快就诊,比如腹痛、胸痛、眼痛。
需要提示的是:医院,通常医生也不会立即给你止痛。
疼痛如同火警,是了解身体状况的重要信号,没有人会在消灭火灾之前,先把附近的电话线都砍了。
3、反复发作的不适老毛病了,忍忍就过去了——大部分的癌症就是这样度过了无人骚扰的童年期。
对于反复出现的不适,应该认真注意诱发的原因、缓解的方式。
对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年龄大于50岁的,最好去看看,免除后患。
4、突然恶化的疾病大夫可能已经告诉你这个病没什么,过几天自己就能好,开始感觉的确一天比一天好,可是今天突然恶化了,那么最好再去复查一下。
5、别人看出来的疾病通常不用着急,人类的身体有发达的自我检测系统,如果自己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多半没有太大的问题。(注意:医生经过身体检查发现的除外,比如身体上的包块之类的)
上面这些只是笼统的常识,如果要确保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定期体检(每年一次)是必要的。
急诊还是门诊?
医院都有急诊和门诊。急诊是给紧急需要救治的病人准备的。门诊则是给不那么紧急的病人准备的。
急诊的设置是为了使病人在短时间内脱离危险,因此配备的药品都是应急的、速效的,配备的检查手段也是基本的,能够快速做出判断的。
所以,如果你得的是不那么紧急的病,甚至是慢性病,其实在急诊,并没有针对你的病的疗效好副作用小的药品,而且化验检查并不是很全,辅助检查的设备也不是都能做的。
不要仅仅因为白天上班,不好请假,而在晚上去看急诊。你得不到最好的药物,不能完成最好的化验检查和辅助检查。
仅仅为了不请假而在晚上看急诊,为了节省一天的工资而放弃给自己最佳的诊断和治疗,又侵占了分配给急症患者的医疗资源。
需要去急诊看的病刚刚发生的疾病:在24小时之内发生的疾病属于急诊;如果一个病已经得了10天了,还跑到急诊去看,医生会很无语。
这个疾病可能在8小时内使器官的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外伤、窒息、脑出血、心肌梗死、胃溃疡出血、化学伤、烧伤等等,都会导致身体的部分器官不可逆损伤,需要急救。
突然发作的腹痛、胸痛、眼痛、头痛,还是应该先到急诊看看。
来源:龙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