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肌胃炎的发病原因及解决方案

一、发病特点

1.1发病品种

不同品种的鸡均可发生,自然发生本病的主要是幼龄的商品肉鸡和蛋鸡,各种品种的肉鸡都易感。近年来,肉杂鸡如肉杂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1.2发病日龄

发病日龄不定,最早在3日龄的雏鸡中就可以观察到,16周龄的种鸡也时有报道,

不过发病日龄更多的是集中在10~60日龄,发病后5~-8天为死亡高峰”。

1.3流行季节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以季节更替时发病率高,尤以秋转冬时损失更严重,在我国北方地区表现更为明显。

1.4临床症状

鸡感染后初期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有呼吸道症状,咳嗽、张口呼吸、有罗音,有的甩头欲甩出鼻腔和口中的黏液,流眼泪、眼水肿、大群内可听见有呼噜声。发病中后期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病鸡精神沉郁,畏寒,闭眼呆立,给予惊吓刺激后迅速躲开,缩头垂尾,翅膀下垂或羽毛蓬乱不整,采食和饮水急剧减少;个别病鸡眼结膜浑浊不清,有的出现失明而影响采食。病鸡饲料转化率降低,排白色、白绿色、黄绿色稀粪,粪便呈袖性“鱼肠”样或烂胡萝卜样,有的病鸡少数排出绿色粪便,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和粘液,沾污肛门]周围羽毛。有的病鸡嗉囊内有积液,颈部膨大。病鸡渐进性消瘦,呈负增长趋势。鸡群生产水平下降,少量病鸡可发生跛行,最终衰竭死亡.。

3、病例变化

鸡群大小均匀度不一样,有消瘦的,体重小的

鸡内金溃疡、有的病灶处像火山口那样的形状

腺胃肿胀,剖检开自动外翻,个别严重的腺胃穿孔

4、非传染性因素

4.1日粮生物胺

日粮原料如劣质鱼粉、:干玉米酒糟(DDGS)、变质饼粕、脂肪、肉粉和肉骨粉等,往往由于蛋白质被微生物发酵而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类(如酪胺、组胺、腐胺、尸胺、苯乙胺等)和肌胃糜烂素(高温下组氨酸或组胺与赖氨酸结合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过多的生物胺对动物有毒性。除了弓

起胃酸分泌过剩,诱发腺胃溃疡、肌胃糜烂外。这些

生物胺类在体内转化为尿酸盐,可导致鸡肾脏肿胀、尿酸盐沉积,重症可以导致痛风

4.2霉菌毒素

由于饲料原料价格.上涨,一些劣质原料如发霉玉米等被掺入到饲料中可引起肌胃严重糜烂。桔青霉毒素是一种肾毒素,能弓

起多种动物肾脏病变,使肌胃角质膜变色或出现裂痕;卵孢毒素能使腺胃、肌胃相连接的峡部环状面变大、坏死,黏膜被假膜性渗出物覆盖日。

4.3硫酸铜

由于硫酸铜价格便宜,因而常以0.5kg/t的浓度加入饲料中作为生长促进剂或抑真菌剂。当发现饲料受霉菌污染严重时,硫酸铜添加浓度可提高到1kg/t,而高浓度硫酸铜对家禽胃肠粘膜可产生强烈地刺激作用,导致食道下部和嗉囊凝固性坏死,胃黏膜呈谈绿色并有出血点。肌胃糜烂,肝、肾也有明显的变形坏死。

4.4免疫缺陷、免疫抑制

机体在免疫缺陷的状态下,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功能均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同时肠道内厌氧梭状芽孢杆菌及埃希氏菌菌群细菌数量增加,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氨基酸被脱羧基形成生物胺。在生物胺作用下胃内环境改变,胃酸增多,同时大量幽门螺旋杆菌滋生,进而使腺胃肿胀,肌胃发生溃疡、龟裂。

4.5神经系统功能低下和内分泌系统紊乱

在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的情况下同样会造成腺胃炎的发生,其原理与免疫缺陷造成腺胃炎的原理相同。

4.6鸡的应激性

鸡只因体温高、代谢旺盛,所以抗应激能力较差。机体在应激的情况下产生大量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对免疫细胞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从而景响到免疫系统的整体运转。结果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及神经系统的功能,最终造成肠道菌群改变,从而使氨基酸被脱羧形成生物胺弓

起腺胃肿胀,肌胃发生溃疡。尤其弱鸡苗极易受应激因素

5、传染性因素

5.1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BV)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成员,球状,有囊膜和20nm的纤突。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弓起腺胃炎的病原与传染性支气管炎变异株有关,并将其称之为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王玉东、王永坤等均从患有腺胃肿大的病鸡料中分离到冠状病毒。认为该病原是IBV的一个新病变型。朱国强等从患病鸡体中分离到H95毒株。认为其与BV之间存在共同的抗原位点,血清学关系密切。周继勇等所分离到的传染性腺胃炎病毒ZJ毒株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抗原相关性极小,是一株不同于鸡BV的一种新的冠状病毒Xiao等对病毒株

ZJ进行了测序和比对。发现ZJ基因组序列与疫苗株H十分相似,同源性高达99.8%。据此推测ZJ可能是H的变异毒株。目前国内从腺胃炎病料中分离到冠状毒十分容易,但是否是冠状病毒的变异株,需要进一步研究。但至少都能够说明

5.2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引起肉鸡以淋巴网状组织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的病理综合征。本病可以造成鸡群不同程度的三大抑制:免疫抑制、采食抑制、生长抑制,这不仅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更易导致其他不同的细菌性和病毒性的继发性感染,以及对特定疫苗免疫反应的抑制。

属于典型的免疫抑制病。网状内皮增生症的危害:主要造成肉鸡腺胃肿胀、肌胃黏膜糜烂、免疫器官萎缩等。腺胃发炎肿胀只是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的一个病理现象。所

发病鸡腺胃肿大如球状,约为正常鸡的2~5倍,腺胃壁增厚,腺胃黏膜增厚或出血、坏死溃疡。挤压乳头有脓性分泌物,乳头基部呈粉红色,周边出血或出血不明显,有溃疡,有的乳头己融合,界限不清。肌胃瘪缩,肌肉松软,胸腺及腔上囊严重萎缩。肌肉苍白,有的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积。十二指肠黏膜肿胀出血,空肠和指肠不同程度出血。胰腺肿大有出血点,色泽变谈,有的肝脏呈古铜色。

6、防治措施

本病是由一种或几种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及非传染性因素弓

起的综合症,并没有固定的特效治疗,因此,治疗时,应以提高免疫力,消除肠胃炎和治疗并发症为原则,在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防治。一般正常鸡群不发生腺胃炎,一旦发生,要及早确诊,准确用药。必要时紧急接种疫苗,能对鸡腺胃炎起到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当然,与所有的疾病相似,鸡腺胃炎的预防至关重要,加强饲养管理是防治该病的法宝。

6.1加强饲养管理

严格执行卫生和消毒措施,针对主要病原进行相应的免疫接种工作,有助于将该病的发病率控制在最低程度。营养因素和管理因素是日常预防的重中之重。调整饲料营养平衡,主要调整饲料粗纤维含量,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含量等,同时把好原料质量监测关,一定要预防霉菌病的发生,选择不霉变的饲料,在5~9月份定期添加脱霉剂。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搞好环境卫生,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注意通风换气及雏鸡运输时间。同时,针对弱鸡苗要往意防止应激叫。

6.2消炎杀茵、抗病毒

细菌感染是引起腺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6~9月份鸡群隐性感染H9禽流感、

新城疫、传染性祛氏囊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比较普遍,防疫不当极易弓发病毒病。因此,需加强防疫知识,做好防疫工作,防止病毒病的发生。

6.3增加胃肠动力提高采食量

一旦发现腺胃炎,应进行详细的鉴别诊断,鉴别出原发病。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辅助治疗:首先,修复腺胃的溃疡灶,恢复分泌功能。西咪替丁能够明显抑制胃酸分泌,具有较强的黏膜修复作用,对于多种原因弓

起的腺胃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等有很好的疗效。其次,复合B族维生素(尤其是VB1)可促进胃肠蠕动,

增强肝脏排毒功能,促进消化腺分泌,从而提高采食量、提高饲料转化率,快速消除饲料便。再次,杀菌消炎,可以使用阿莫西林控制继发感染广谱抗菌,对于细菌、支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弓起的胃肠道疾病都有治疗作用。最后,使用功能激活剂可快速激活胃肠功能,激活腺胃上皮细胞,迅速增强食欲,提高采食量和抗病能力。

总结

由于当前弓

起鸡腺胃炎的原因较杂,所以事实上造成腺胃炎的病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又是模糊不清的,本文从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因分析和防治措施展开论述,对造成鸡腺胃炎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养殖环境污染严重,饲料原料不达标,进而在饲养过程中容易弓起该病的发生。因此对此病多采用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案效果较为理想,如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销毒,饲喂优质饲料等,从而减少此病的发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李老师

赞赏

长按







































哈市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哪个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nmcl.net/wzzl/38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