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其实并不可怕,积极配合治疗是关键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主要指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主要病变是黏膜的局限性组织缺损、炎症与坏死性病变,深达黏膜肌层。病变是黏膜被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故称消化性溃疡。属于中医的“胃脘痛”“嘈杂”范畴。

有文献报道,在我国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中,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为10.3%~32.6%。其中胃溃疡25.2%,十二指肠溃疡70.7%,吻合口溃疡0.6%,复合溃疡3.5%,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2.81∶1。消化性溃疡的自然复发率较高,但经Hp根治成功后,复发率可降为3%~7%;如Hp根治失败,则溃疡的复发率依然很高。

1病因病理

PU的发生是一种或多种有害因素对黏膜的破坏超过黏膜抵御损伤和自身修复能力所产生的综合结果。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Hp)、非甾体抗炎药等损害因子和黏液-碳酸氢盐屏障、黏膜血流、前列腺素、细胞更新、上皮生长因子等黏膜防御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在溃疡活动期,在溃疡的底部,由表面向深部依次分为4层:第一层为急性炎性渗出物,系由坏死的细胞、组织碎片和纤维蛋白样物质组成;第二层为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非特异性细胞浸润所组成;第三层为肉芽组织层,含有增生的毛细血管、炎性细胞和结缔组织的各种成分;最底层为纤维样或瘢痕组织层,

呈扇形,可扩展到肌层,甚至可达浆膜层。溃疡边缘的黏膜有明显的上皮细胞再生和炎症性变化,并常见腺体有肠化生。在瘢痕区域内的血管壁变厚,偶有血栓形成。

2临床表现

典型的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具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的特点,疼痛部位为胃溃疡在上腹偏左,十二指肠溃疡在上腹偏右。疼痛性质及时间:多呈空腹痛、隐痛、灼痛、胀痛。胃溃疡饭后30分钟后痛,至下次餐前缓解。十二指肠溃疡有空腹痛、半夜痛,进食可以缓解。常伴反酸、烧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可伴精神神经功能失调症侯群。

3诊断

3.1初步诊断: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伴反酸者。

3.2基本诊断: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史或现症者。

3.3确定诊断:胃镜发现消化性溃疡病灶(尿素酶实验或13C或14C标记的尿素呼吸试验等检查Hp)。良性溃疡内镜下分三期六级:活动期(A期、A1A2)、愈合期(H期、H1H2)和瘢痕期(S期、S1S2)。A1期: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渗血或血痂,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A2期: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减轻。H1期:溃疡处于愈合中,其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薄、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H2期: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S1期: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黏膜,称红色瘢痕期;S2期:溃疡的新生黏膜由红色转为白色,称白色瘢痕期。

4治疗

4.1西医治疗原则

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根除Hp、注意心理及饮食因素、对症及出现并发症及癌变者应手术治疗。

4.2中成药用药方案

42.1基本原则

本病起病多为调摄不当,六淫伤中;饮食不节,食滞伤胃;忧思恼怒、肝气犯胃;脾胃虚弱、饥饱失常等。以上因素使脾失健运,胃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失常,胃失和降,不通而痛。本病病位在胃,主要涉及肝、脾二脏,因此治疗上应重在理气和胃止痛,调治肝脾;理气、化瘀、泄热、化湿、养阴、温阳等使胃复和降,通而不痛。

4.2.2分证论治(表3-15)

表3-15消化性溃疡分证论治

上表内容的详解,重点强调同病同证情况下辨证对症不同中成药的选用区别。

注意事项

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心情舒畅,忌情绪激动或生闷气,以免加重病情。

由于对PU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治疗药物的不断发展,内科治疗已可以治愈溃疡。

点击上方蓝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nmcl.net/wzzl/55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