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多名主持人因“健康原因”离开,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在微博宣布离职央视,她在微博发文称:
“今后,我的身份不再是央视主持人,因为生命的后半段,我想,重来一次。”
文中,张泉灵表示决心改变的起源是因为“肺癌”。
因“肺癌”想要换个活法。
年9月2日,央视主持人郎永淳播完最后一期《新闻联播》后离职,据悉起因是妻子患乳腺癌,央视的薪水让他难以支付高昂医疗及生活费用。
年底,央视原主持人柴静辞职,起因是其刚出生的女儿被诊断患有肿瘤。此事促使她与“雾霾”较上劲。
年4月12日,南方都市报时事新闻中心首席记者过国亮不幸罹患肝癌,在珠海逝世,享年31岁。
妻子汪雯的一首《可是你没有》,轻描淡写之间,尽是无声的爱意与深切的怀念,催人泪下。
愿你所爱皆得珍藏,珍惜每个身边人。活着,没有什么过不去。
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在思考如何珍爱生命。
你知道这些关于健康的大数据吗?
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7成人有过劳死危险,肥胖人口即将达到3.25亿,20年后将增长一倍;
1.5亿人患有皮肤病,沿海城市毕业生视力低下率85%,38.2%的中国人患有各类睡眠障碍;
每天约有人确诊癌症,中国肠胃病患者有1.2亿,慢性胃炎发病率为30%……
当你拿生命健康开玩笑的时候,病魔正忙着侵蚀你的身体。
几乎每个人身边都会遇到这样的人。癌症,离我们并不遥远。
国家癌症中心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所有癌症的平均五年生存率仅为30.9%,而美国已达到66%。
类似这样的数据,直接导致一些国内癌症患者认为:
在那些国家,肿瘤患者的存活几率比在国内要大很多。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指出:“国外治疗是误区,中国常见癌症治疗水平并不逊于美国。”
中国常见癌症治疗水平不逊美国孙燕院士介绍,我国在食管癌、鼻咽癌和肝癌的治疗方面水平很高,而这些肿瘤在欧美国家相对比较少见,国外很多头颈外科的医生一生也只看过几例鼻咽癌患者。相反,我国医生的临床经验更丰富。
例如,在食管癌治疗方面,医院可以用食管镜做黏膜切除,不用开胸,也不用切食管。
赫捷院士直言,我国医生的外科手术水平很多方案是高于发达国家的,原因在于我国医生临床经验丰富。
医院肿瘤专科医生潘战和介绍,以胃癌手术为例,这几年欧美国家逐渐认可了我们的手术方法。
医院的张晓东介绍,就消化道癌来说国内外差别并不是很大。比如结直肠癌,在各个分期上,北上医院五年生存率和欧美并没有太大差异。
还有些癌症,在中国可能享受比欧美更为先进的治疗技术。比如淋巴癌,在我国发病比较多,在欧美发病很少,临床的数据就很少,很难对新的治疗手段开展实验。
技术好,为何5年生存率还低!肿瘤防治专家认为,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癌症发现较多处于中晚期。
程书钧院士表示,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相当一部分肿瘤患者处于中晚期,到医院治疗时,肿瘤已经发生转移,很难治愈了。美国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高,因为他们早期发现癌症患者的比例较高。
我国肿瘤治疗的病人中晚期患者居多,早期病人比例较低,治疗效果当然就差。
四个原因要重视为何很多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主要有4个原因。
1不注重预防现在很多人谈癌色变,事实上癌症三分之一可以预防、三分之一可以治愈、三分之一可以缓解。
预防癌症:1、能不气就不气
2、不用营养品防癌
3、坚持回家吃饭
4、不吃油炸食品
5、远离剩饭剩菜
6、能瘦就别胖
7、坚决不吸烟
8、学会没心没肺
9、没生病都要运动
2忌讳就医病人的“讳疾”心理。有病不愿意去信去看。专家表示,有些癌症的发病潜伏期高达10年,常常因为患者的小病被忽视而拖成了癌。
1.肝炎——延误治疗成肝癌
2.便血——没当回事成肠癌
3.胃溃疡——疏忽大意成胃癌
4.宫颈糜烂——掉以轻心变成癌
5.乳腺增生——不知不觉变成癌
6.甲状腺结节——放任不管变成癌
7.肺部结节——没有症状成肺癌
8.糖尿病——控制不好引发癌
9.口腔溃疡——总是不好变成癌
10.脂肪肝——任由发展成肝癌
3早期征兆不警惕癌症的早期症状与很多普通疾病相似,容易被忽视,世卫组织曾提出恶性肿瘤的“十大”早期征兆。
肿瘤十大早期征兆
世卫组织曾提出恶性肿瘤的“十大”早期征兆:
1、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皮肤、唇舌或其他部位有可触及的硬结或不消的肿块;
2、疣或黑痣有颜色加深、迅速增大、瘙痒脱发、溃烂或出血等改变;
3、持续性消化不良;
4、吞咽粗硬物有哽噎感,胸骨后不适,灼痛或食道有异物感;
5、耳鸣、重听、鼻塞、头痛、咽部分泌物带血,颈部肿块;
6、持续性声哑,干咳或痰中带血;
7、原因不明的大便带血,无痛性血尿、外耳道出血;
8、月经不正常,大出血,月经期外或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
9、久治不愈溃疡;
10、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或低热。总的来说,在不明原因的不适持续较长时间后,医院进行检查。
特别提醒,出现以上症状不一定是恶性肿瘤,但应及早就医。
4不重视体检很多癌症患者拖到医院,这时往往为时已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医生也没有办法。
基因检测已成为防癌抗癌的一种新趋势
基因检测,帮您科学有效地提前发现隐藏在身体里的隐患,针对性的改变生活方式,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国外:早已步入基因检测时代
年,基因检测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全球50项最重要发明的首位。基因检测真正迎来了面向公众的“个体化订制”时代。据调查,在美国,每年有万人选择基因检测,由此家庭型结肠癌发病率下降90%,死亡率下降70%。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强制要求:在癌症治疗用药前必须进行EGFR、KRAS等基因检测。
而英国政府每年亦投入10亿英镑用于国民的基因检测项目,并将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全面医保。
在日本,基因筛查已覆盖90%以上新生儿。
随着基因与基因组学研究不断发展,基因检测正引导着预测医学的发展,并应用于疾病预防、基因诊断、个性化医疗等各个方面,基因检测已经成为健康管理的重要部分。
1.基因检测可以了解自身遗传背景,检测身体与疾病相关的易感基因,使人们能预测身体患疾病的风险。
2.基因检测避免盲目补充保健品,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基因检测可以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不良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
4.基因检测可以做到疾病的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主动把握健康。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