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医院就诊的胃病患者明显增多,尤以消化性溃疡为主,春季正是该病高发季,不少人每到此时,胃痛就频繁发作,苦不堪言。春季乍暖还寒,忽冷忽热,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在这样的季节里更容易发生或复发。
何为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黏膜发生炎性反应与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溃疡的黏膜坏死缺损穿透黏膜肌层,严重者可达固有肌层或更深。病变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麦克尔憩室内,其中以胃、十二指肠最常见。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两者之比约为3∶1。
消化性溃疡如何发生?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伤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平衡有关。其中,H.pylori感染、NSAID和阿司匹林的广泛应用是引起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损伤因素,胃酸和(或)胃蛋白酶引起黏膜自身消化亦是导致溃疡形成的损伤因素。其他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部分抗肿瘤药物和抗凝药的广泛使用也可诱发消化性溃疡,亦是上消化道出血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吸烟、饮食因素、遗传、应激与心理因素、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等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中也起一定作用。
消化性溃疡如何诊断?
消化性溃疡的中上腹痛呈周期性、节律性发作。胃溃疡的腹痛多发生于餐后0.5~1.0h,而十二指肠溃疡的腹痛则常发生于空腹时。由于NSAID和阿司匹林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临床上NSAID-溃疡以无症状者居多,部分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或表现为恶心、厌食、纳差、腹胀等消化道非特异性症状。
胃镜检查是诊断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方法。胃镜下病理活检是鉴别良恶性溃疡的金标准。
消化性溃疡如何治疗?
在针对消化性溃疡可能的病因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戒烟、戒酒,注意饮食、休息等一般治疗。
PPI是治疗的首选药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程为4~6周,胃溃疡为6~8周,对于存在高危因素和巨大溃疡患者,建议适当延长疗程。对于H.pylori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应常规行H.pylori根除治疗,在抗H.pylori治疗结束后,仍应继续使用PPI至疗程结束。
H2受体拮抗剂亦有助于促进溃疡愈合,效果逊于PPI,对十二指肠溃疡的疗程需要8周,用于治疗胃溃疡时疗程应更长。
联合应用胃黏膜保护剂可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愈合质量,有助于减少溃疡的复发。
中医药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方法之一。
疑消化性溃疡并发急性出血时,应尽可能在24h内做急诊行胃镜检查,有循环衰竭征象者,应先迅速纠正循环衰竭后再行胃镜检查。
对于NSAID-溃疡的治疗,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首选停用NSAID,对不能停用NSAID和阿司匹林药物者,可长期使用PPI预防溃疡复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