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谈谈胃癌
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居第2位。中国平均每1.5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胃癌,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5年存活率不到20%,根本谈不上治愈率。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关键。早期胃癌发现不仅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幸福一个家庭,同时可以大大减轻国家医疗负担。
所以,早癌筛查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胃镜是筛查胃癌最重要的方法。
除了胃镜,简便的检查有吗?
最新的胃癌初筛方法:胃功能四项。相比胃镜它只需抽血和吹气即可,简便易行,对于大部分人可免去做胃镜的痛苦。
相对于胃镜,具有以下优点:
操作简便、无痛、安全、经济、重复性好;可早发现病变,可动态随访胃病患者;适用于健康人群体检,或不适合做胃镜的人群的胃病辅助诊断方法。
胃功能四项定量检测
它是一种简便、快捷,便于动态监测,稳定性好且干扰因素少的检测手段,操作流程及监测设备简单,该检测项目简单方便,特异性高达80%以上,检测的费用均低于胃镜、X光钡餐透视和胃癌肿瘤标志物检测,是目前胃癌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首选筛查手段。
胃功能四项指的是:
1.胃蛋白酶原I(PGI)
2.胃蛋白酶原II(PGII)
3.胃蛋白酶原比值(PGR,PGI/PGII)
4.幽门螺杆菌(Hp)
胃功能四项检测意义
1.反映胃黏膜正常与否及胃黏膜受损程度和受损部位的敏感性、特异性指标;
2.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筛查指标等。
胃蛋白酶原简介
胃蛋白酶原(PG)是胃蛋白的前体,由胃粘膜分泌,有两种亚型,即PGⅠ和PGⅡ,其中99%分泌入胃腔,但仍有1%进入血液。
(血清PGⅠ和PGⅡ分别反映胃粘膜不同部位的分泌功能)
这些作为血清PG可以被检测出来,因此当胃粘膜发生病例变化时,血清PG含量也随之发生改变。
幽门螺旋杆菌在胃功能四项的意义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人类至今唯一一种已知的胃部细菌,它与某种类型的胃癌有很大关系,被称为是形成胃癌的元凶。
如果查出HP是阳性,且合并有慢性胃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将来患上胃癌的风险较高,应及时根除治疗。
由于HP有较大传染性(口-口传播),不仅本人应清除,家人也应一起做检查,同时按照医生的评估决定是否根除。
值得注意的是,胃功能四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最终是要做胃镜检查来进一步确诊和治疗。
哪些症状和表现需要做筛查呢?
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残胃、胃癌家族史等是胃癌的高危因素(癌前病变)。
早期胃癌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或者只有上腹部不适、不典型的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饱胀、嗳气,少数可能会有黑便或呕血。
而一旦症状较明显,往往说明胃癌已进入中晚期,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逐渐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浮肿,可出现持续性上腹痛,有呕血及黑便等。
再来了解患胃癌的高危人群
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其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Hp感染者;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有些胃病是胃癌的高危因素,需要引起重视,但有胃病,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胃癌。
胃溃疡与胃癌明确相关,会加大患癌风险,尤其是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
慢性萎缩性胃炎,如出现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的人,必须严密观察。
不完全的大肠型化生,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称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被认为是癌前病变。
总结
生活中,及时告别不良习惯,戒烟限酒,少吃油炸、高盐食物等。
此外,每年定期要看消化专科医生,他们将视你的具体情况,给出做胃镜、用药等具体建议。健康体检选择项目时,一定是优选关系我们个人生命的重大项目,比如癌筛。希望胃功能四项能让更多体检客人发现早期胃部疾病。
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胃镜加病理!任何手段都不可替代!胃功能四项仅仅是初筛的手段。
供稿/消化内镜科
编辑/小编团队
荐读青筋突出不仅影响小腿“美貌”,还会损害健康
心理咨询是不是忽悠人?
当归生姜羊肉汤,一款能抗寒的食疗方
义诊进农村,冬日迎暖阳
......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