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患有老胃病,胃病拖久了没有根治,久而久之就会引发胃癌。
《化芊中医》辩证治疗:1.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及更年期综合症。2.心脑血管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脑梗等。3.肠胃病: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黏膜白斑、胃溃疡、食道返流性胃炎、结肠炎、结肠溃疡等。4.妇科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多囊卵巢及慢性炎症、气血不足等。5.皮肤病:荨麻疹、湿疹、痤疮等。6: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关节炎等。
刘化芊:中医主任医师;山西省营养协会顾问、首席专家。胃病迁延难愈,容易反复发作,
所以中国人说胃病的时候,
常会在前面加个“老”字,说是老胃病。
有些人患了二十年以上的老胃病。
这个时候要是再不注意很容易发展成胃癌。
一胃癌是怎么一步一步形成的?
胃癌在众多恶性肿瘤疾病中位居首位,发病率有很明显的地域性差别。胃癌的发生与个人的饮食及生活习惯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些常见的胃炎、胃溃疡、慢性胃炎都是胃癌的早期症状。那么胃病开始癌变,身体会发出哪些信号呢?
我国很多胃癌患者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从胃炎到胃癌的演变过程
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所谓浅表性胃炎,即胃黏膜组织学上有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水肿等。慢性浅表性胃炎距离胃癌还很远,无需惊慌。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年轻患者以浅表性胃炎为主,年长患者则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主。我们的胃每天都要受到食物刺激,或者幽门螺杆菌的慢性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很难彻底恢复。时间长了,会慢慢演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是胃癌主要癌前病变,经过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发展为胃癌。
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炎反复发生,胃粘膜反复受损又修复,结果胃里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出现了“肠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往往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发展下去,就是胃癌早期。
胃癌
胃癌不是由正常细胞“一跃”变成癌细胞,从最开始为胃炎到最后发展成为胃癌,是一步一步的过程。
慢性浅表性胃炎
↓
慢性萎缩性胃炎
↓
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
胃癌
得胃癌就像出车祸,虽然几率不高,但人走在街上都有被车撞的可能,而开车在高速发生车祸的风险要更高。
胃癌经过前三步的逐渐发展累积,慢慢就胃癌就来了。那么胃癌有没有前兆呢?
二胃癌有没有前兆呢?
前兆一:胃部疼痛性变化
很多人的胃部,由习惯性、持续性的疼痛,继而转向无规则的疼痛或者无痛时,这个时候要引起警觉了,这可能是恶变的预兆!
前兆二:身体突然消瘦了
胃病的人,当出现疲乏无力、食欲渐减、腹泻,尤其是在实用高营养食物后,出现疼痛及腹泻加剧,伴随恶性、呕吐等,以及进食困难及吸收困难时,人体继而出现逐渐消瘦,对药物的吸收利用越来越差,这也可能是恶变的前兆!
前兆三:反射性疼痛
胃病患者,当发现心窝附近出现包块,并逐渐增大,伴随按压性疼痛,同时牵连性辐射背腰等部位,同时伴有呕吐加重,这种情况恶变的几率已经很大了!
早期症状
80%以上的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
约1/3患者出现胃部闷胀、上腹不适、消化不良、伴有泛酸。
1/3的患者虽没有明显消化系统症状,但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
部分患者表现为烧心、恶心、呕吐、嗳气或黑大便等症状。
根据以上的说法,因此抗癌专家建议在老胃病还没有癌变之前就要做好预防,最好是根治。
三
哪些原因会导致胃病?
偏爱重口味食物
越来越多的人偏爱吃重口味食物,尤其北方人,殊不知,又辣又咸的刺激性食物和油炸高热量的食物很伤胃。
饮食不规律
不少年轻人生活压力和事业压力大,工作疲劳,饮食不规律,吃饭很随性,晚上工作到很晚又会吃的很饱。很多人早餐没空吃,午餐凑合吃,晚餐应酬吃。
喜欢熬夜
临睡觉之前还得加一顿夜宵,不然睡觉的时候就会觉得胃里好寂寞,加班的时候咖啡当水喝,根本没时间运动。
容易生气
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因为一些事情生气。百病从气生,百病从“气”出。怨、恨、恼、怒、烦五种气一上来,心、肝、脾、肺、肾就坏掉了当然生气也会气出胃病。
专家指出,这些不良习惯都很伤胃。一段时间密集的饮食生活不规律,就会出现胃部不适。很多朋友有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病,经常会胃不舒服,没按时吃饭就胃疼,吃快了吃的不舒服了就会胃胀或者有烧心的感觉,偶尔还会有反流的症状,睡觉前也会不舒服。很多人觉得没什么,习以为常,直到开始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甚至有血,才去就医。之后就会担心自己的胃炎,胃溃疡,胃出血或者幽门螺旋杆菌呈阳性会恶化成癌症。
四
中医辨证治疗老胃病
胃病的病因是气血不调,与肝脾密切相关,或因于实如气滞、郁热、血瘀、食停、湿阻,或因于虚如气虚、阴虚、阳虚,临床上虚实往往兼夹,所以只有根据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辨证施治胃病的治疗原则以理气、和胃、通降为主,再依据病因和虚实寒热之别,酌情散寒清热、舒肝消食、化瘀等。
1、肝胃不和证症状:纳呆,胃脘痞满,胀痛,嗳气频频,情志不遂可诱发、加重。舌苔薄白,脉弦,慢性胃炎伴腔胃排空障碍,胆汁反流多见于此证。治法:疏肝和胃;
2、肝胃湿热证症状:胃脘满闷,胸闷不饥,恶心欲呕,身重倦怠,口渴不饮,大便溏薄不畅,舌黄腻,脉滑,胃镜检查胃黏膜充血明显,水肿甚至糜烂。治法:清化湿热;
3、胃终端淤血证症状:胃脘疼痛,持续不解,痛如针刺或如刀割,痛有定处,按时疼痛加剧。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治法:活血化瘀;
4、脾胃虚弱证症状:胃脘胀痛痞满,饥时痛甚,喜暖,按时感到舒服,面色苍白,神疲,头晕,舌质淡,唇有齿痕,脉细。治法:健脾和肾;
5、胃阴不足证症状:胃脘隐隐作痛或灼热不适,嘈杂似饥,口干食少,大便干硬,脉多细数。治法:益胃养阴。
中医学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医学,运用天然药物通过调节人体机能防治疾病,符合现代社会化生活中人们崇尚“回归自然”的身心需求,受到广大胃病患者的欢迎。
出诊~四印堂(原芊芝堂)太原店(亲贤北街店):
刘化芊每周四、周五、周六全天出诊。
、—、(刘化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