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涵健康胃溃疡

溃疡病或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内,因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消化性溃疡。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会引起的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有20%~30%的溃疡患者曾有出血病史,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较胃溃疡更多见。据统计,在上消化道出血的各种病因中,溃疡约占50%,居首位。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多数可以自行停止。胃溃疡出血多于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易发生于消化性溃疡出现后的1~2年内。

2.溃疡穿孔

消化性溃疡穿孔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高于胃溃疡。以30~50岁多见,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而胃溃疡穿孔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居多。

3.幽门梗阻

消化性溃疡患者约10%可能并发幽门梗阻,大多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其次为幽门管或幽门前溃疡。消化性溃疡并发幽门梗阻老年人多见,以男性为主。近年来由于各种有效抗溃疡药物的广泛应用,此种并发症明显减少。幽门梗阻有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前者是因慢性溃疡引起黏膜下纤维化,导致瘢痕性狭窄,内科治疗无效,常需外科手术治疗;后者由于溃疡周围组织炎症引起充血水肿和幽门反射性痉挛所致,内科治疗有效。

4.癌变

慢性胃溃疡是否会癌变,目前尚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胃溃疡癌变是存在的,其癌变率估计在1%~7%,胃溃疡癌变常发生于溃疡边缘,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发生癌变。

1、嗳酸、烧心。嗳酸比较多见的。烧心,患者经常在心窝部或者剑突部感觉到疼痛。

2、出血。出血也是患者最常见的病症。会伴有呕血、大便出血、甚至会出现暗红素血便。

3、腹、背部压痛点。胃溃疡患者的压痛点经常位于前正中现肚脐上方腹部,或位于背部11~12胸椎两旁常有压痛。

4、上腹部疼痛。餐后1小时左右发生疼痛,经1到2小时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又出现,此为胃溃疡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5、恶心、呕吐。胃溃疡患者呕吐会有轻松感,常发生于凌晨,由于呕吐物中含有隔夜的食物,患者经常会感觉有酸馊的气味。

6、体征。缓解期一般无阳性体征。活动期只有上腹部轻压痛。但应注意行肛查和检查魏尔啸淋巴结有无肿大,以与胃癌相鉴别。

得了胃病饮食上要注意以下13条原则: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

(6)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7)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8)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不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应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12)戒酸性食物酸度较高的水果,如:凤梨、柳丁、桔子等,于饭后摄食,对溃疡的患者不会有太大的刺激,所以并不一定要禁止食用。

(13)戒产气性食物有些食物容易产气,使患者有饱胀感,应避免摄食;但食物是否会产气而引起不适,因人而异,可依个人的经验决定是否应摄食。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忽悠
白癜风初期能治好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nmcl.net/wzzl/13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