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3个深圳年轻人的真实经历。他们刚准备开启人生另一个阶段,
规划好的美好未来却被一纸诊断书全打乱了……
01小翔,28岁,刚博士毕业,准备入职深圳某研究所,前途一片光明。却在入职体检时,查出“胃低分化腺癌”。手术后,他正经历着第3次住院。
02丹丹,35岁,医院护士,孩子才刚上幼儿园。因为工作忙,作息不规律,胃痛史竟长达3年!近1个月疼得特别厉害才去检查,结果被诊断为“胃癌”。
03强哥,38岁,某企业管理人,一家老小刚搬进新房。频繁工作应酬让胃痛、反酸成了他的“老友记”。最近2个星期感觉特别难受,到医院一查,竟得了“低分化胃幽门腺癌”。
2字头、3字头的年纪,
一个个却染上了“胃癌”,
恶性程度还挺高!
“胃癌”这家伙,
难道跟这届年轻人杠上了?
本期专家
周三松主治医师
医院中医科临床医生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50年,并总结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特别针对脾胃功能所引起的各类疾病:胃病、肝脏疾病,肠道疾病、胆囊疾病、心血管疾病(贫血、失眠、精神不振),口腔、咽喉、呼吸道的咳喘。痹症:颈椎、腰及四肢关节疾病。妇科:不孕、月经不调、带下等西医诊断不明的疾病。
坐诊时间:每周一、二、四、五、六坐诊玉环洪福堂中医门诊部;每周日坐医院
坐诊地点:玉环洪福堂中医门诊部(玉环市楚门湖滨路-号,中心幼儿园旁);医院(玉环市玉城街道广陵南路号,长者公寓)
预约玉环洪福堂中医门诊部(-/);医院(--/-)
为啥胃癌越来越爱盯上年轻人?“之前看到xxx舅舅瘦得剩骨架,原来得了胃癌!”
“xxx老爸得了胃癌,现在等钱用”
以前,基本上都是听说长辈得胃癌,感觉这是“中年病”,还轮不到自己发愁。
但近些年,胃癌也越来越“年轻化”了,二三十岁就患上胃癌的大有人在!
主要是因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况、工作习惯,让他们频频“踩雷”——
熬夜
“为了工作熬夜,为了追剧熬夜...”“再不熬夜我们就老了!”但熬夜,会影响胃肠道黏膜的修复,还会导致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出现紊乱,为癌症的发生创造条件。
精神压力大
“现在没点压力,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社畜’”。但是,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抑郁、焦虑、恐惧的状态,容易导致胃酸分泌异常、胃黏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等,从而形成胃黏膜慢性炎症,出现胃痛、胃胀等症状,久而久之可能会变成胃癌。
“老胃病”
许多年轻人的胃可能本身就有慢性病,其中胃炎最为常见。从胃炎到胃癌,只需要4步(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大概需要5-10年,甚至更短。
其他胃部疾病也有可能演变成胃癌,如:胃穿孔、胃出血、胃溃疡、胃胀气。
“干饭”姿势不对
不吃早餐
晚上睡觉时,胃酸还在少量分泌,经过8小时的积攒,就足以对胃造成伤害。如果这时候再不吃早餐,把食物填进胃里,胃酸浓度就会再度上升,慢性胃炎、胃溃疡就容易找上门。
暴饮暴食或者过度节食
暴饮暴食会导致胃超负荷工作,而过度节食会导致胃里没有食物。但不管啥情况胃酸都在不断分泌,导致胃粘膜水肿,严重时导致胃炎、胃溃疡,从而产生胃癌隐患。
爱吃宵夜
有些人不仅熬夜,还喜欢吃宵夜,食物留在胃里,会让胃液大量分泌,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等,严重的会导致胃癌。尤其是吃一些油炸、烧烤、煎制的食品,风险性更大!除此之外,长期三餐不规律、重油重盐、吸烟喝酒都是癌症发生的风险因素。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唯一可以在胃酸下存活的微生物种类,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1类致癌物。
它可以启动“正常胃黏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胃癌”的过程。
在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9%,也就说是,每5个人中就有3人中招。更可怕的是还具有传染性。
家里人曾得过胃癌
医学证明,癌症有遗传因素。一般来说,40岁以上人群是胃癌高发群体,但是有家族史的人,可能提早10年甚至更早发病。
都说胃病需要“三分治,七分养”,
平时就要养成好习惯,
别等发展成胃癌后
追悔莫及!
洪福堂国医国药馆(路桥馆)医院洪福堂南兴药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