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ldquo前世今生rdquo

▼点击观看节目视频

 

  近些年来,癌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而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胃癌占很大的比重,也是老百姓比较关心的社会问题。

郭庆波   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主任

主治医师 研究生学历

河南省全民健康促进会

消化系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委员

商丘市医学会消化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医10余年始终致力于

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1、胃癌的概况:

  年全球新诊断出胃癌差不多万例,死亡人数74万例分别是全部恶性肿瘤的第四位,病死率第二位。在地理分布上,日本、我国及其他东亚国家高发。男性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比例约为2:1,中老年居多,55~70岁为高发年龄段。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年度癌症统计数据,胃癌是恶性肿瘤发病第二位,是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三位。造成了很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

2、引起胃癌的原因:

  胃癌是诸多因素作用下的慢性过程,由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异型增生而逐渐发展为胃癌。   ①环境和饮食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使用冰箱及正确贮藏食物,可降低胃癌发生率   经常食物发霉食物、咸菜、腌制烟熏食品以及过多摄入食盐,可增加危险性   老年人因胃腺体萎缩导致胃酸分泌不足,有利于细菌生长,胃内增加的细菌可促进亚硝酸盐类致癌物质的产生,长期作用于胃黏膜导致癌变。    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胃癌高发区人群HP感染率高;HP抗体阳性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高于阴性人群,HP感染患者中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1%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MALT淋巴瘤);年WHO宣布HP是人类胃癌的Ⅰ类致癌原。   ③遗传因素:   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家族发病率高于人群2~3倍   ④长期抽烟及酗酒:   长期抽烟者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烟草中所含尼古丁可直接刺激胃黏膜,破坏胃黏膜屏障,促进胃炎、胃溃疡形成,并延缓其愈合,进一步导致恶变。而饮酒可致使胃部屡屡遭受乙醇的恶性刺激,容易引起胃部慢性炎症,进而使胃粘膜重度增生,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   ⑤精神因素:   压抑、忧愁、思念、孤独、抑郁、憎恨、厌恶、自卑、自责、罪恶感、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崩溃、生闷气等会使胃癌危险性明显升高。而开朗、乐观、活泼者危险性最低。   ⑥癌前状态:   癌前疾病:是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   有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息肉:炎性息肉约占80%,直径多在2cm以下,癌变率低;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较高,特别是直径大于2cm的广基底息肉。   胃溃疡:残胃炎。   癌前病变:肠型化生,异型增生。

3、胃癌的表现:

  早期多无症状,或者仅有一些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所以仅凭临床症状,诊断早期胃癌十分困难,我国确诊的胃癌多数为进展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进展期胃癌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上腹痛,常同时伴有纳差、厌食、体重减轻。开始可能仅为上腹部饱胀不适,餐后更甚,随之出现隐痛不适,也可出现节律性溃疡性疼痛,但这种疼痛不能被进食或服用制酸剂环节。患者常有早饱感或软弱无力。早饱感是指患者虽然感到饥饿,但稍一进食就刚到饱胀不适。

4、抽血化验能不能诊断胃癌:

  胃癌中缺铁性贫血多件,因长期失血所致。粪便隐血试验常成持续性阳性,有辅助诊断意义。肿瘤标志物检查可能出现异常,但对诊断胃癌意义不大,仅仅作为参考。

5、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结合黏膜活检,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手段,有经验的内镜医师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5%以上。对早期胃癌,内镜检查是最佳的诊断方法。   对下列情况应及早和定期胃镜检查:   ①40岁以上,特别是男性,近期出现消化不良、呕血或黑便者   ②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或不典型增生者   ③胃溃疡经过正规治疗2个月无效   ④胃切除术后10年以上者

6、治疗方法:

  早期胃癌,可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或者剥离,患者痛苦小,恢复快。也可采取胃部分切除术,对于进展期胃癌,也可以根据病情行相应的手术方案。另外还有化疗、免疫治疗等等;目前为止,手术仍然是胃癌的最主要治疗手段。大部分胃癌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约7-34%。

7、怎么预防: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腌腊制品,根除HP感染,戒烟酒,保持心情舒畅。   二级预防:早诊断和早治疗。

8、根除幽门螺杆菌相关事宜:

  碳呼气试验可准确预测有无感染,花费少,无痛苦,吹一口气就可检查,大约耗时半小时。饭后2小时即可检查,但必须注意药物引起的假阴性。要求检查前一月内不准服用抗生素,半月内不能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也就是奥美拉唑等一类的药物   胃黏膜严重萎缩的患者使用其他方法检测可能导致假阴性,血清学检测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END-

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nmcl.net/wzzl/91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