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胃病的发生多半和平时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关,比如平时不按时吃饭,胃脏长时间排空,经常暴饮暴食,胃脏过度膨胀受到刺激,再加上平时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导致胃粘膜长期的受到刺激之后发生病变,引起胃炎、胃溃疡以及胃癌。
其中,患了胃癌的人在早期会出现胃酸、胃痛、胃胀之类症状,这些症状容易和胃炎、胃溃疡相混淆,所以很多人没有办法及时发现病情。尤其是本身患有胃病的人如医院复查,也不注意调养身体,积极地治病胃病,病情就会悄悄地发展为胃癌。
所以为了帮自己远离胃癌,建议患上以下四种胃病的人提高警惕。
1.胃溃疡。胃溃疡主要是指胃脏内部的黏膜出现溃疡,一旦胃黏膜的某个部位发生破损,这个部位就容易引起溃疡,导致患者出现胃疼、胃胀、食欲下降之类的症状。临床上胃溃疡发生后久拖不治,诱发胃癌的几率在1%-5%。溃疡长时间没有愈合,一旦发病就会导致胃脏反复受到炎性刺激,引起消化道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等情况,最严重的就是发展为胃癌。
2.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几乎就是胃癌的癌前疾病。患上这种疾病之后,患者和其他胃病患者一样,出现腹部隐痛、腹胀以及消化不良的现象,在吃了饭之后,还容易出现嗳气、恶心、呕吐之类的现象。萎缩性胃炎癌变的几率在3%左右,一旦患上该病,医院复查,通过胃镜筛查了解胃脏的具体情况。
3.胃息肉。胃息肉主要是指胃脏粘膜长出多余的息肉,无论是息肉大还是小都应该及时的通过手术将其切除,然后再做病理检测,了解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是恶性息肉还要进一步的观察患者的情况,必要的话就要通过药物进行化疗,这样才能预防胃癌的发生。
4.残胃。如果因为某种疾病切除了部分胃脏的患者更要引起重视,因为研究发现,切除部分胃脏的患者在经过五年之后患上癌症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这类患者最好是每隔一年就要做一次胃镜检查,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