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医院接诊了一名因长期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最终罹患胃癌的患者。同时,他们一家5口人都被同一种细菌“盯”上了。这个细菌就是——幽门螺杆菌。早年间,人们认为胃内的高酸环境是不利于微生物生存的,所以与胃相关的一些常见疾病也未曾与感染相关联。直到年,澳大利亚的科学家首次从胃镜活检组织中分离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打破了多年胃内无菌的观念。幽门螺杆菌是已知的伴随人类历史较长的感染细菌之一,在人类的各种传染病病原体当中,造成的感染规模和持续时间都是十分惊人的。在我国,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感染率近50%。一、幽门螺杆菌是如何造成大规模感染的人类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唯一宿主,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几乎是唯一的传染源,人类对幽门螺杆菌普遍易感,家庭内传播是新发感染和再感染的重要途径。所以,新闻中报道的五口之家全部中招,绝非个例。“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是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播途径。受污染的水和食物是在人群之间传播的主要媒介;共用餐具、咀嚼喂食、不良的卫生习惯是家庭内传播常见的感染途径。二、幽门螺杆菌会引发哪些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呈现慢性、持续性、反复感染的特征,多种消化道疾病与其感染相关,最常见的包括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癌等。(1)胃炎70%以上的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可以是短期的急性胃炎,也可以是长期感染引起的慢性活动性肺炎,感染持续存在还可发展为萎缩性胃炎等更为严重的病变,如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2)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概率是非感染者的6~10倍。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80%的胃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3)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已明确是胃癌的致病因素,也是目前唯一确定的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性病原体,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致病作用。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引发慢性胃炎是胃癌发生的首要因素,持续感染与其他因素交互作用,最终导致了胃癌的发生。三、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到底要不要治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负担是很高的,约一半的中国人都存在感染。但这样大的基数也导致一部分患者陷入了感染人多意味着病情不重的“怪圈”。幽门螺杆菌感染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可以确定的是,一旦发现感染,都应尽早做根除治疗。目前常用的方案是“四联方案”,通常包含两种抗生素(抗菌药物),一种抑酸剂和一种铋剂,疗程10~14天。四、预防是最经济的健康策略通过有效管理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可以有效降低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风险。①已经感染的患者应注重自身在生活中的行为模式,通过主动使用公筷公勺、减少聚餐等方式,减少对周围人的传播,并积极地进行根治治疗。②生活中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强化分餐和公筷公勺意识,拒绝给婴幼儿咀嚼喂食。③加强主动监测,对于有胃痛、口气加重等有症状的人群,应及时监测,尽早发现和干预。